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加快普及中学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提案

2018-8-24 17:37:54      点击:

  心肺复苏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实施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在人群中大力普及心肺复苏,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抓住黄金急救时间,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 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院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如果现场能够及时、正确、有效地开展救护,垂危濒死患者的生命就有可能获救。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急救技术已不完全是医生的“专利”。

  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更严格的关注培训的重要性。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国内急救专业专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多次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我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袁昌彪同志曾多次组织参加心肺复苏知识科普讲座,为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并于2015年10月27日对纪台镇部分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的问卷调查工作。3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大中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讲座的认可度非常高。但是,虽然同学们对心肺复苏这一名称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心肺复苏知识普遍缺乏,几乎无一能完成规范操作。因此,我们认为,对全市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规范化培训及进一步普及非常迫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小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模型教学培训

  一、深入实际,转变工作作风。全市动员,明确此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普及对象是中学生,要深入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且通俗易懂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片、宣传标语及彩页等,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深切领悟此次活动的意义,为急救知识的普及做好准备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变一教一学的填鸭模式,激发中学生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热情,提高中学生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兴趣。
  二、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模式,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采用急救理论知识和模拟教学设备进校园的现场培训方式,参照2015年颁布的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教材,将医院临床技能培训高仿真模型带到学校,选派优秀讲师分批次开展课余多媒体讲座和现场操作示范教学培训活动,理论和操作相结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学生尽可能规范的掌握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三、总结分析,提升工作成效。培训周期可重复,要充分认识到培训成果远比课程形式更重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学过”急救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急救知识,学以致用,终生受用。培训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对不合格同学及时进行再培训,不断提高接受培训学生的考核合格率。如果能够顺利开展这项工作,要做好总结分析,逐步摸索积累经验。我们设想,在今后将这项活动常态化进行下去,让更多的中学生认识和掌握这项技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普及中学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尽一份力。

文章来源:http://www.shqishu.com/html/7892013754.html